您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国外银幕>正文

《赛马皮特》影评:底层少年的孤独成长

时间:2017-09-05 08:43:31    来源:中国娱乐新闻网    点击:     字号:TT

《赛马皮特》海报

《赛马皮特》是英国导演安德鲁·海格的第四部长片,凭借《四十五周年》入围柏林电影节的安德鲁·海格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反而是《周末时光》和《寻》。

《赛马皮特》这部电影改编自威利·瓦伦丁的同名小说,讲了一个有关于爱和孤独,家人和友谊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波特兰,十五岁是独立的边缘,一份兼职,一部车,甚至嗓音加粗都有可能标志着他从此长大。十五岁的男主角查理并不像其他马上成年的男生对这个世界跃跃欲试,而是一直在寻求安稳和归属。从小被母亲抛弃的他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父亲,无家可归之后他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匹叫皮特的赛马身上。同事劝他不要投入太多的感情,赛马的意义就是赛跑,当一匹赛马年老体弱跑不动的时候,它也就失去自己存在的意义了。然而对于查理而言,这匹赛马陪他走过最低谷的时段,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于是他在得知皮特输了几场比赛即将面临被送到墨西哥屠宰之后,一咬牙把皮特从马贩子的手里偷走,连夜奔赴多年未联系的姑姑家。

一人一马一路相伴而行,穿越美国中部,经历世间百态,有点公路电影的意思,直到汽车报废,皮特又挣开了缰绳,狂奔到高速公路上,撞上了一辆车,这段人与动物的奇异公路旅行才算结束。

这种美国平民故事对于来自英国的安德鲁·海格来说并不能信手拈来,导演为此专门去波特兰体验了一次住房车,观看赛马,试图融入本地文化。导演透露,整部戏最难的就是拍马,第一是马很难和演员互动,另一个是让马去表演很难。为了能尽快进入角色,主角特意提前三周到达片场,在和安德鲁·海格聊戏的同时和马培养感情。

《赛马皮特》的主题是孤独,却常常能在意料之外的地方寻到安慰。安德鲁·海格电影里的主角都处于一种离群索居的孤独状态,无论是《周末时光》还是《四十五周年》,主角是男女老少,都逃不开踽踽独行的背影。干净的画面,较少的配乐,更加深了这种与世界疏离的感觉。主角在电影里一直处于一种女性角色缺失的状态:查理从小没有妈妈,把想和女性接触的欲望投射到遇到的每一个女性身上:爸爸的新情人,马贩子雇佣的女骑士,餐厅的服务员等,期待受到关注的同时又付出关怀。

《赛马皮特》和萨弗迪兄弟的《好时光》一样,关注的不是美国东西海岸的精英们,而是美国底层阶级:流浪汉,服务员,图书馆管理员,与很多关注底层阶级不同的是,《赛马皮特》里底层阶级只是背景,没有虚情假意的关怀。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由《缩身》和《水形物语》等三部好莱坞片开局,恍惚间以为自己在看奥斯卡。《赛马皮特》的故事虽然是发生在美国,但整部电影是目前看到现在,基调最贴近欧洲三大艺术电影节气质。但由于故事是改编,离导演的生活很远,真情实感上总觉得差着那么一口气,不够动人,完成度也低,主角和马的联系非常薄弱,完全无法感受皮特是查理的灵魂动物。有国外的记者将《赛马皮特》视作今年威尼斯第一部令人失望之作。电影还是有安德鲁·海格的作者风格的,极度失望到也不至于,但是真心希望海格不要为了刻意避开某些标签而改编一些莫名其妙的小说了。

本文系凤凰网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