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达华
新京报讯 “我就是一个底层百姓。”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句话任达华提了不下10次。坐在新京报记者面前的这位古铜色皮肤、精神抖擞、时不时还冒几句潮流用语的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正如旁人所言,没有一点明星架子。他走路很快,声音洪亮,完全看不出来已经62岁了。
出道已40多年的任达华,塑造了众多风格迥异的角色,基本每年都保持着五到六部电影的产出频率。他很清楚,做明星会稍纵即逝;演员不一样,可以用另一种身份承担那份传承文化的责任感。而对于已经拍摄的作品多达260部,他摇了摇头说“不够”。“每一年,一袋米、一个人都在变,每个老百姓都有故事,我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作品看到城市、时代的变迁,但现在这些都不够,也没有一部作品是我最满意的,我还要寻找。”
他一边嚷嚷着工作太满,一边又开始和时间赛跑。他奔波各地赶场,不工作时要陪女儿、陪老婆血拼,他双手一举,“我实在太忙了,但我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从不觉得自己是工作狂,因为工作也是我的生活,我有自己的freestyle。”
幼时
挨的打多了,就再也不敢迟到了
任达华生长在香港底层群体,自幼家境贫寒。“那时的香港警察基本都住集体宿舍,一层楼有30户,每户占地15平方米,几十户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澡堂”。
作为一名警察家的二儿子,任达华成绩没有哥哥好,虽不调皮但很爱玩,经常因为游泳、打篮球而忘记时间,结果一回家就被父亲一顿棍棒伺候,“我爸做警察,最重视的就是准时,有次游泳迟了10分钟回家,父亲拿着棍子就开打,打了十分钟,还要在一旁罚站看他们吃饭。”
任达华说因为迟到挨的打最多,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他永远都不敢迟到。“时间是我最重视的东西,就算前一天熬了通宵,第二天说几点到也一定准时,所以很多人觉得用我做演员划算,因为不会浪费制片人的一分一秒。” 当年只有5岁的任达华,唯一的乐趣就是看电视。每逢周六,父亲会搬回来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邻里三十多个人挤在一起看,任达华趴在高低床的上铺,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电视里的节目,一边开始幻想自己上电视的情景。
入行
父亲意外去世,拍广告贴补家用
11岁那年,任达华从事水警工作的父亲被精神失常的同事枪击逝世,不识字的母亲只好去工厂打零工供三个孩子读书。
家里的生活条件越发艰难,吃不饱、穿不暖皆是常事,读书之余任达华还要帮母亲串小珠子、制作塑胶花,忙活半天才能吃上一个鸡蛋,“我现在每次吃鸡蛋都会想起,那个时候有多辛苦。父亲走了后我发现,成长中的每一步都要靠自己,入行确实有很大的原因是养家,怎么说都要让自己尽快经济独立。”
读中一时,任达华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募汽水广告模特的启事,报酬是现金200港币,他赶紧报了名,并从此成为一名广告模特。经济独立后,他除了担负自己的学费、生活费,还尽力补贴家用。虽然当警察的哥哥与母亲对娱乐圈并不了解,但却从来不反对任达华做的决定,“她(任母)哪懂这些呀,但我母亲教会我最好的就是她对生活的态度,她一直都很开明,也很包容,这也是我经历什么都不会抱怨的原因。”
与林雪主演电影《PTU》
历练
在TVB时不睡觉也要完成工作
提起彼时,任达华说自己也算是个质量不错的“小鲜肉”,很快得到了TVB高层的赏识,并顺理成章地进了电视台做演员。那时拍电视剧和现在不一样,基本都是一边拍一边播,紧张的播出节奏意味着演员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时间去考虑别的,只能集中精神想着怎么把剧拍完。他说,那时拍戏不分昼夜,一天有24小时那就拍24小时,不停。
回想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CID》,在酷暑下开拍,任达华就仗着不到20岁的身子骨死命奔跑,最后直接虚脱倒在地上,一阵昏眩,口吐白沫。
由于在TVB片酬极低,买不起房,1989年任达华转签去了亚视。“但TVB教会了我,人就算不睡觉也要把工作完成,告诉我什么是忍耐。经过了这种磨砺,现在再辛苦也不足为惧。”
而这种拼劲儿也一直延续到如今,在吴宇森执导的电影《喋血街头》中任达华烧灼了双手,受伤无数。《PTU》《岁月神偷》……在他出演的任何一个无论大小的角色中,这些都是常事。
创作
表演无需刻意,而是真正去生活
任达华从来不觉得自己有表演天赋,但他很早就发现表演不是刻意,而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就像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对我来说表演不是演,而是真正去生活。”
他最自豪的莫过于自己的观察力,“我为什么喜欢演戏,因为我是个观察家,必须充分了解角色的文化背景,才能演好一个角色,不然产出的东西很表面。”
在拍摄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时,任达华一天跑五趟天水围,观察那里居民的生活,每天和他们聊天,渐渐理解了自己所饰演的在自卑与自大中成长的杀人狂魔的动机;出演《岁月神偷》前,他专门跑去鞋铺学做鞋,为了让表演更加真实,电影中的他每次做鞋时都驼着背、弯着腰,久而久之让他患上了腰肌劳损,但他也因此片拿下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包括他最近刚刚推出的一本摄影集,他会在拍摄前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