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导演与电影人童子贤
时光网讯 10月1日台北,李安导演与台湾著名科技公司掌门人、电影人童子贤展开巅峰对话。论坛现场,李安倾情讲述了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拍摄故事,同时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从业二十余年的思考与体悟。自认为是“电影系永远的学生”的大师李安在活动现场坦言:“每一次拍电影,都像是第一次。”
“产业家和艺术家要手拉手,技术与艺术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所采用的拍摄格式大大超越时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20帧/4K/3D级别。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下,电影创作本身如果跟不上时代,反而会成为技术进步的桎梏。对此,李安导演表示:“就像电视已经可以做到裸眼3D,但没有内容来放,那么科技还有什么用呢?”同理反之,电影艺术想要向前迈进,也一定需要技术的支持。
对于为什么一定要做120帧这样高规格的电影,李安诚恳回答:“很简单,因为好看。”谈到电影的未来形态,李安坚持:“我就是想体验电影,不只是听故事这么简单,而是参与其中”。对于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李安导演总结道:“电影还是电影,但用了新的拍摄手法和电影语言,会与观众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技术与艺术不能分开,它们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李安把24帧比作天堂藩篱
“我不是想拆掉电影天堂的篱笆,只是想把边界再向外扩一点”
李安导演透露,拍摄更高帧数电影的想法从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就已酝酿:“拍少年派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3D,第一次接触数字电影,拍了之后就感觉24帧不行,看都不能看。同行导演在看24帧格式3D的时候,都感觉不对。”电影拍摄使用24帧/秒并非定规,而是在当时技术水平限制下“最便宜”的选择。
李安导演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我常常想24帧就像是天堂乐园的一个栏杆,出去了大家就都不知道怎么办。”以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起点,他毅然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电影最终的样貌尚未正式走到观众面前,但对于这部新作,李安肯定地说道:我一直想说我没有疯狂,这个是可以做的,而且做出来真的很好看。”技术的进步并非建立在颠覆历史上,作为致力于保护传统电影技艺的影人,李安导演诚言自己只是向世人展示了电影未来可能的方向:“希望有更多同行来一起探讨怎么做。我并不是想拆掉天堂的篱笆,只是想把边界再向外扩一点。”
李安说自己受到电影善意折磨
“如果一个人喜欢一个行业,通常会接受善意的折磨”
身为坐拥诸多电影奖项的国际大师,年过60的李安导演并未享受荣耀带来的安逸,而是勇敢地向艰难挑战。导演谈到拍摄时的痛苦:“没有人可以求教,受到了很多打击,问题接踵而来”“每个镜头都会拍好几次,一天拍不了几个镜头”“到后期的时候,大家都很可怜,像是拉着手一起喂狮子,大概这样折腾了一年”。技术上的难题并不是李安导演最忧心的,沟通上的瓶颈才是李安最苦恼的事情:“跟片商打交道是最难的,只能连哄带骗,要找到让他们相信的理由。”但是对于这种痛苦,导演和团队似乎“乐此不疲”,李安笑言:“在片场就会一直要求,一直摸索,我喜欢对工作吹毛求疵的人。”如果怀抱着电影梦想,再大的困难也只会被当做一种乐趣,折磨也变得可以接受:“如果一个人喜欢一个行业,通常会接受善意的折磨。”
“要不要超过60帧,我犹豫了一年,最后终于下定决心”
论坛现场还设置了特别环节,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向李安提问。在被问到如何应对电影创作上重大的决定时,李安导演笑言:“我是天秤座,最怕做决定。”但即便再怕做决定,电影之路上的李安还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李安认为:“下决定不同于赌博,赌博输了之后会很沮丧,但拍电影,做了决定,不论成败都会很甘愿。“当被问道如何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时,李安导演的答案是应当叩问自己的初心:“做决定的时候,不要想对错,要看你是怎样的人。最后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要勇于承受。”对于要不要做超越时代的电影格式,李安导演也经历了内心挣扎:“要不要超过60帧,我经过一年的犹豫,最后决定拼了。我的骨子里有个声音告诉我,就是要做120帧。”童子贤也在旁附言,李安导演虽是温和的性格,但温和中也有叛逆,小的时候会违背父亲意志选择电影之路的人,注定了在60岁的时候也会是叛逆的。
“我的初衷并不是要拍一部反战片,而是想探讨军人这个族群”
除了技术之外,《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影片题材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李安导演强调:“现在有人会觉得我拍了一部反战片,这其实不是我的初衷,我想讲述的就是军人。”李安导演进一步阐释道:“军人这个族群,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陌生的。人们想象中军人做的事,和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谈及电影中的士兵角色,李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军人被告知如何在战场上生存,却没有被告诉如何在战争后生存。我觉得军人身上都有一种宿命感,就如同拍电影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