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台湾金马奖主视觉
奖项不是评判电影优劣的绝对标准,但在今年华语电影普遍质量不佳的境况中,“矮子里头拔高个儿”的局面,并不是电影行业良性发展的体现。
金马奖不以地域为评审标准
11月26日晚,备受关注的第53届台湾金马奖华丽落幕,中国大陆电影和影人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男女主角四项大奖,而台湾电影在全部22个奖项中只到手5项,台湾媒体哀鸿遍野。
面对台湾媒体质疑台湾电影的败北,我比较信服金马执委会执行长闻天祥的说法——金马评审从来都是以作品本身优劣来评判,而不以地域亲疏来裁决。即便台湾电影人有多爱《一路顺风》和《再见瓦城》这两部片,但整体较量之下,今年台湾电影的综合实力确实不如大陆电影,香港电影的“滑铁卢”更为明显。
近年来,金马奖似乎略有颓势。但相比起今年因为表演类奖项备受吐槽的金鸡百花和“自娱自乐”的香港金像奖,在许多电影人心中,台湾金马奖已经是华语电影界节中较具权威性、包容性的电影节。有行业研究者认为,正是因为台湾金马奖这种从不以地域论英雄的包容并兼,而始终秉承以作品的实力说话的电影态度,才能造就今年大陆影片“血洗”金马奖的场面。
纵观今年金马奖的最终获奖名单,最为爆冷的当属最佳剧情片《八月》。据说,评委会最后的角逐是在《再见瓦城》和《八月》中,有评委认为《八月》像契科夫的戏剧,细腻的黑白光影,让演员的调度不着痕迹。作为香港人的许鞍华也认为《八月》更丰满和完整。所以这个奖其实给得非常慎重,评委会个别评委也尝试过“翻案”,并没有翻过去。
台湾电影后继乏力也是原因
最重要的是,今年也是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诞生25周年,难免让很多台湾电影人回想起曾经轰轰烈烈的台湾新电影运动。时隔多年,如今的台湾电影已后继乏力,杨德昌在世时期的辉煌盛世,早已一去不复返。
最遗憾的是,台湾的新生代创作力量也并没有真正跟紧脚步。从这几年在大陆影响力最大(也是票房最高)的两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来看,手法都是“小清新式”的雷同,所表现的内涵也较为偏狭和私人。而对于大陆市场的需求,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台湾导演去迎合大陆资本,反而让许多本来大有可为的新锐导演放弃了更深入和复杂的题材。
而张大磊的《八月》有幸让很多台湾电影人看到了昔日新浪潮的影子。颁奖只是一时的狂欢,但对于台湾电影乃至华语影坛未来创作上的刺激与鼓励,无疑是更有价值的。如此看来,其实并非《八月》需要金马奖,而是金马奖需要《八月》。其他重要奖项同样如此。
当然,奖项不是评判电影优劣的绝对标准,电影节的评审也不可避免会有妥协和其他因素的博弈。但在今年华语电影普遍质量不佳的境况中,金马奖的评选还是相对让人服气的。只是这种“矮子里头拔高个儿”的局面,并不是电影行业良性发展的体现。华语电影面临的压力不仅在于相互的票房和奖项竞争,更在于全球资本对行业整体的掣肘和导向。这也是我们在同质化影片当道的时代怀念杨德昌的原因之一吧。所以,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不佳,纠结哪个地域的电影拿奖多,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