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张翰
截至记者发稿,电影《战狼2》票房已达55.57亿元,稳居国产片票房榜首。影片不但成就了坚持自己的吴京、临危受命的卢靖姗。更成就了自降片酬、甘当绿叶,一直寻求突破的张翰。
在《战狼2》还没上映时,很多人就曾质疑过,总是出现在偶像剧中的张翰能否胜任这部硬汉题材的影片。电影上映后,虽然张翰饰演的“熊孩子”卓亦凡获得了认可,但也有很多人本能地认为这就是他的本色出演、谈不上演技。
当与新京报记者面对面坐下后,眼前的张翰既不是偶像剧中的霸道总裁,也不是《战狼2》里的富二代。33岁的张翰,没有化妆时眼角已有几条可见的纹路。从出道至今,他一直被关注,也一直被否定,几部名气与质疑声并存的偶像剧,让更多观众忽略了他是中戏表演系科班出身。
有人说,《战狼2》是张翰演艺事业的分水岭,张翰却说,其实从三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寻求转型,只不过好多戏拍了都还没有与观众见面。他说,他发现自己在做成一件事情之前,都会走很多弯路,比如考大学,比如出道成名……
很多动作戏,是硬着头皮上的
新京报:《战狼2》一看题材就知道会很辛苦,传闻很多偶像艺人都不愿意去吃这种苦,你当时有这个顾虑吗?
张翰:没有,如果你想蜕变就要去(接受),蜕变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其实我想象中这部戏会更苦,可能会断腿之类的。之前知道京哥拍戏,骨折都是很正常的。他跟我说有一次拍戏,差一点点就死了。所以我当时也觉得挺恐惧的,每天到片场不知道导演有什么新的东西会让我尝试,我都是有点硬着头皮上的。后来导演知道我的顾虑说,我怎么可能让你受伤,你受伤了后面的戏怎么拍。整个团队很专业的,把演员保护得很好。
新京报:《战狼2》之后,很多人对你有所改观,会不会觉得之前误会你的人太多了?
张翰:不会,可能是之前自己没有做好吧。
关于《战狼2》
开拍前几天,片方才找到我
其实,这次《战狼2》片方找到张翰的时候,他也相当于是“临危受命”。
“是在开拍前几天找到的我。后来,我们也没细聊为什么找我这件事,都自动忽略了。”
看了剧本的当下张翰就决定接演,“因为军事题材的电影在国内本身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除了吸引我的飞机、坦克、大炮,这个角色的出场台词我也很喜欢。我之前看过《战狼》,听副导演讲了大概情况,就知道这次是升级版,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挑战。包括我现在的心态都是,对于一个好的作品、好的挑战,只要给我这个机会,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与吴京,从被怀疑到被认可
进入《战狼2》剧组时,张翰刚刚完成了自己作为制片人的第一部电视剧,所以他更能理解吴京又导又演的辛苦。“每天看着他在现场,浑身是伤还得坚持拍摄,真的是没时间睡觉,白天拍戏,晚上他要请各个方面的人去吃饭,人家才能配合他很多的东西。第二天早晨又要五点开工,很心疼他。”
张翰也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配合,到了拍摄后期,为了赶进度,张翰跟吴京说,杀青之前可以全天24小时工作。
其实,在拍《战狼2》之前张翰与吴京并不认识,甚至没有过任何接触,所以刚开始张翰可以感觉得到,吴京和其他工作人员仅仅是把他当偶像演员看,“我能觉出来,有一点有色眼光,我想我要用戏去跟他们交流,而不是私下怎么表现自己。起初,京哥会说:你可以换个方式再来一条。我说可以啊,我就换个方式再来。几次‘过招’后,京哥说你自己去演吧,能感受到那种信任了。包括刚开始京哥对我用枪械很担心,总是盯着我练,其实我在动作戏方面的套招,套一次就可以记下来。但是我也是没事就多练。到杀青那天,他过来跟我说‘兄弟这枪玩得可以啊。’”
角色被肯定,比赚钱还开心
因为“熊孩子”卓亦凡,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张翰的本色出演,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其实张翰是个挺内向的人。
“我平时不会像他那样张扬,比如他下楼梯那种感觉,我不会。举个例子,我跟我很多年没见的同学再见时,就是打一个招呼。往往这样会让同学感觉我不够热情,但其实我在学校就是这样,一直以来也是这样。但《战狼2》里面这个角色,很热情,充满阳光。我也不太理解,大家为什么觉得我和角色很像。”
在电影《战狼2》中,张翰饰演的卓亦凡也承担了一些搞笑的功能,这一点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也很少见。
“我最初在角色塑造时,没想到最后能有这些笑点,但我是往好玩去演的。刚开始我还会有些顾虑,我觉得这个角色会被骂,大家对冷峰(吴京饰演的角色)印象很深刻,我一上来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太得瑟。所以我就想,怎么既得瑟又可爱,可能大家就不会烦这个人了。”
而对于看完《战狼2》后,观众对自己的改观,张翰表示很开心,“比赚钱还开心。”
人生经历
小学时的偶像,是小虎队
因为一直在演各种偶像剧,很多人已经忽略了,张翰是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本科班毕业的。但当年在第一次考中戏时,张翰都没有想好以后自己要当演员。
小时候的他特别喜欢唱歌,一心想做位歌手。“小学的时候,我都是听着随身听睡觉的,垫板上面抄的都是歌词,最喜欢黄安、小虎队。”
上初中后,张翰就开始学电吉他了,“那时候就是谢霆锋什么的,春节学校有晚会,就上台表演。”当年,张翰在学校也算是风云人物。“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选秀,机会很少。我妈妈的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是中央戏剧学院明星班毕业的演员,曾演过《篱笆、女儿和狗》。她见了我后,觉得我可以考中戏,就给我培训了2个月。她说想唱歌,当演员也可以唱。”高二的时候得到了阿姨的建议,张翰提前一年上了中戏的考前培训班,决定考艺术学校后,张翰在老家也转到了一个艺术院校。
考了两次,才最终上了中戏
第一次报考,张翰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中戏,但等到最后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我当时中戏、北电都报了本科,但是我在老家上的艺校是一所大学的附属艺校,我妈填表的时候填了那所学校的名字,中戏就自动认为我是那所大学的在校生,档案就提不出来。”为此爸妈还特意跑了趟北京,去学校打听,“后来查到在中戏的系统里,应发文考通知书200个,结果发了199个,调不出档了。所以第二年,我应届又考了一遍,只报考了中戏,本专兼报,我想最差我也可以上个专科。”
但真等上了大学,张翰并没有很快对表演开窍,“我大学的时候,对演戏都是蒙的。拍第一部戏的时候,才开始开窍。”张翰觉得自己可能是不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比如一句话要读出10种读法,当时就不会演了,那段时间我就很痛苦,觉得好难啊。大四那年意外翻出了,上大一还没开始学表演时帮师哥拍的短片,觉得没学之前演得挺好的。”
等他在之后的拍戏过程中开窍后,才发觉大学老师教学的用意,只不过当时自己没有完全理解。
网络质疑
A 不后悔演“流星雨”,那是最好的礼物
新京报:早期的偶像剧让你成名,但是也带来了很多质疑和否定,你怎么看?
张翰:一人一个命,这跟每个人出道第一部作品是什么有很大关系。做这一行,我发现,还是别说太多,用事实来证明。
新京报:被定性为偶像剧演员,会不会很困惑?
张翰:每个演员都会有进入一个怪圈的阶段。我最初就是拍偶像剧,很多年代戏、正剧不会想到我,因为觉得你不是这个类型的演员。但其实演员就是演员,是有不同可能性的。我上学的时候,连精神病、乞丐都演过。
新京报:从一开始就是这种心态,还是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张翰:从我第一部戏(《一起来看流星雨》)开始就充满了质疑的声音,虽然它让很多人认识了我,但它并不是一部很好的戏。我也不后悔,那个是当时最好的礼物。我也会看那些评判我的言论,但是我有自己的衡量标准,说的对的我接受,但是如果是因为你不了解我的近况,我就不会在意,并不是我不知道我不好,而是我没得选,我为了往前走,必须接受这种情况。
新京报:对这些选择也从来不会后悔吗?
张翰:不会,人生就是面对很多选择,我跟我经纪人前几天还在聊,我们也错过了很多爆款剧,但是这就是你的选择。我也并不认为选错了,就要多懊悔,而是每一个弯路,在未来都能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B 看《杉杉来了》,才发现自己把路走死了
新京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需要转型的?
张翰:第一部戏就被大家认识,我觉得演戏就应该这样,但是演戏总是一个风格,慢慢地自己就把路走死了。我是拍完《杉杉来了》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回看成片的时候,觉得自己怎么掉进了这个坑里,之后就开始调整。原来我注重的是呈现画面的完整性,什么角度是最好看的,现在我希望呈现角色的完整性。你就是长这个样子,角色演得出彩、鲜活才是更帅的。
新京报:对表演上的奖项有什么期待吗?40岁之前有什么目标?
张翰:特别的(期待得奖),我会一直坚持并且向那个目标努力。我对自己很有要求和规划,但是我也不会给自己设定必须在40岁之前怎样,只要坚持不放弃,那个东西肯定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