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图》海报
《美人图》剧照
《美人图》剧照
话说古朝鲜英祖时代,有个叫申润福的小孩不喜欢画画,于是自杀了。但这件事并未引起全社会就“小学生减负”的话题讨论,反而让他的父亲更加疯狂——决定让更小的女儿女扮男装,去跟大画师金弘道学艺。
十年后,女版申润福已经出落成不染纤尘的翩翩少年,画起画来更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但老师喜欢,连皇上都很中意。皇上一高兴,决定派师徒二人出去画些民间世俗的生活回来。以此为契机,申润福邂逅得以正躲避城管围捕的姜武——但不是去戛纳那个姜武,这个姜武更俊美阴柔些。
中学时春游,有心机的女孩都不会穿纱质的衣服,估计相同觉悟导演也有,可惜画院长大的润福没有。所以跟您猜的一样,由于不小心沾了水,润福曼妙的曲线展现在姜武面前。眼看着身边柔弱的小兄弟,变成了温婉的大姑娘,姜武由震惊到欣喜的程度,只有梁山伯能与之一拼。接下来俩人郎情妾意,就不用废话了。
书中暗表,自打润福第一天学画,老师金弘道就已经知道润福是个女孩。他很善良,没有拆穿她。可眼看着身边的小萝莉一天天长大,大叔金弘道的心里泛起了丝丝涟漪。他不容许润福背叛自己,千方百计阻止润福和姜武。而另有个名妓雪花,则深爱着金弘道。再往后整个故事就全盘韩剧化了,涉及更多偷情、交欢、背叛、阴谋啥的。总之每个人都是爱情的恐怖分子,又是无法逃脱的牺牲品啊思密达!
电影的最后,申润福离开皇家图画署,她坐在一叶扁舟上,在一片明秀山水里,把一张仕女图铺在水面上,任其顺流而下。那幅画,就是她最著名的《美人图》。
尘世风俗贴
想必您已经猜出来了,我小时候是个非常爱思考的孩子。自从看到《三刻拍案惊奇》上那些书生与书童、书生与书生间“缠绵悱恻”的狗血故事,我就坚信,戏文儿里祝英台女扮男装邂逅梁山伯的桥段,绝非什么“古代女权”的体现,而是书生们又一次的“奇思妙想”。
打开百度搜谷歌,才发现梁祝二人一个生在南北一个活在明代,中间差了上千年。如果祝不是老妖,那这真相比我“断袖之癖”的猜想还劲爆得多。可见古人的浪漫主义真不是盖的,我很受打击。我直到看了《美人图》心里才平衡了点。首先它跟梁祝差不多;其次,我怀疑祝英台是男人,它则把历史上的申润福变成女人,我们思路相似且不分仲伯,于是我也有了一个垫背的。
事实证明,让相隔千年的人穿越相会,或者让历史上的男人变成电影中的女人,都是有必要的。跟《三刻拍案惊奇》或者《笑林广记》比起来,这点匪夷所思的虚构都不算啥。生活太平庸了,人民需要段子,越是波诡云谲、缠绵悱恻越好,这个就是演绎的力量。《美人图》和它们的不同,只是传播媒体的差异。往根上说,它们都要解决如何一波三折、如何香艳四溢、如何赏心悦目、如何通俗易懂甚至如何简单肤浅。除了一波三折比较勉强,《美人图》后几点做得挺好的。
不过导演貌似不太满足,总在向所谓“对世俗本真的赞美”等形而上抒情靠拢。它如标本般搜集了韩国古代的方方面面,有结婚的、打铁的、斗鸡的、纺纱的、收谷的、磨豆的……但这些细节做得都不够好,确切地说,有股福尔马林味儿。唯一比较有趣的,是妓院里表演真人版“清国春宫图”的段落(中国古代色情文化出口国外……),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强项上来了。
但它的强项也不是乱盖的,作为整部影片的重中之重,润福与姜武的激情戏已经唯美到了泛滥的地步。光线融融软软、布景奢华铺张、音乐恰到好处,一切都很美好。我们仅有的疑惑是,在封闭环境下长大的润福,是不是有点过于熟练跟主动了?
另一个不得不吐槽的桥段是,主角姜武被人陷害,流放到济州岛——听到“流放”两个字我不由打了冷颤——不知道他们国家流放一次得走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