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波
近日,一部名为《嫁个老公过日子》的家庭轻喜剧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八套的黄金档。这部戏在没有预热的情况下犹如一匹黑马,在开播首日便取得全国第六名的收视好成绩。本剧编剧李燕波是个80后的北京姑娘,写作中也透露着“京味”文化的幽默元素。在如今大IP盛行的荧屏环境下,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初心,相信家庭喜剧永远不会过时。
谈北京
有人情味,有烟火气
新京报:《嫁个老公过日子》中,台湾女生嫁给北京男生的组合还挺新鲜的,为何将故事背景放在北京?
李燕波:最开始导演希望把故事放在上海,但是我说服了他,这个故事放在北京会更有趣。北京是一个很奇妙的城市,既有最摩登现代的高楼大厦,也有历史悠久市井气息浓厚的胡同,四合院。三里屯纸醉金迷是北京,国家大剧院看歌剧是北京,去后海划划船听个相声也是北京。
新京报:现在这种“京味剧”也不多见了?
李燕波:我本身就是北京人,从小在姥姥家胡同里长大,老北京的胡同生活很有意思,更有微妙的人情味。比如街坊邻居们在公共厕所里遇见了,都得互相问句“您吃了吗?”回想起来这就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设想一个来自台北的女孩,突然来到了这样一个环境,她将遭受到各方面猝不及防的文化撞击。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谈家庭喜剧
家长里短永远有人关注
新京报:为什么一直关注“家庭喜剧”题材?
李燕波:从《中国式离婚》、《蜗居》直到最近的《小丈夫》,家庭戏已经走过了很多个年头,也从一开始的火遍全国直到现在的疲态尽显。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去做这样一个故事,因为我们坚信不管时代怎样发展,家庭永远是社会最重要的单位,家长里短永远会有人关注。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如何把每一个桥段,每个细节都做到精致。
新京报:电视观众越来越年轻化,合家欢型的电视剧也越来越少。你依然认为家庭喜剧不会过时吗?
李燕波:家庭戏是最适合做成喜剧的,因为观众也需要放松,需要有一些轻松的东西去充实业余生活。家庭喜剧永远不会过时。合家欢的电视剧确实很多年没有了,像《我爱我家》那种。其实中国还是很需要合家欢的喜剧,写得好,不管写什么年龄的故事,都有人会看。
谈行业
原创编剧也可以做IP
新京报: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得国产喜剧的产量并不高?
李燕波:情节、台词、演员……把这些各方面元素都结合起来,搭建团队,确实不容易。比如大家熟悉的情景喜剧更多是通过台词、人物来展现故事,演员找对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喜剧型电视剧还是不一样,一上来就几组人物,情节设置、喜剧点都不一样。
新京报:IP时代,你的创作会有什么改变吗?
李燕波:我以前会觉得扰乱节奏,觉得IP不入流。其实人家是放在网上直接面对市场,是实打实的关注度,也有真的写得好的。原创编剧也可以做IP,之后我也会写网络小说,我就写个作品直接放在网上让读者去评判就好了。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 实习生 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