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频道 > 娱乐产业>正文

电影节留言板

时间:2016-06-21 08:30:52    来源:    编辑:    点击:     字号:TT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1日 17 版)

陈凯歌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

教育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源头。现在电影学院的生源本科主要是从高中毕业生里来的。其实经验告诉我们,从学校进入另外一个学校,这样的路径对于培养好的电影导演,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精神感受之后,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电影导演。

尔冬升

(“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

有些观众会把电影分作商业和艺术,但我个人把它分作大众和小众。香港导演李翰祥说过,“如果你的电影在市场得到成绩了,在参加影展的时候就应该礼让。”我们在评奖的时候肯定会更关注一些小众的、拍摄困难一点的或者艺术性高的。在我个人来讲,票房不在考虑的范围。

李安

(导演):

电影是导演个人与观众的沟通。你怎么样通过故事的假象,在黑黑的屋子里面与大家做默默的沟通,这对我来讲才是最真诚可贵的。你怎么跟观众心心相印,通过情节、音乐、笑、哭,或者用情感的起伏带着大家走,不管是怎么样的旅程,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怎么交给观众看,观众看了以后怎么去做想象。

吴思远

(思远影业公司总裁):

我们做电影院的也很清楚,一些蛮好的电影很可惜不卖座,成年人看电影的比例越来越少,来的都是小孩子,非常年轻的人。所以制作人为了向他们服务就越来越低龄化。其实一个正常的电影业应该什么类型的电影都有,是多元的,而不是全部倾向性的。

严歌苓

(“金爵奖”评委):

我们太过于追求票房了,就像现在大家都在追求财富一样。我们应该强调电影的质量和意义,在我看来,很多电影根本就是无意义的,只是一种视觉消费而已。负责任的电影节应该做的,就是要弘扬电影本身的艺术,回到我们为什么要做电影这个主题上来。我现在听到票房这两个字,都会感到害怕。

于冬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

资本今天对于中国电影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推手,我非常鼓励也热切盼望好的资本进入到中国的电影产业。但我们现在也需要跟资本博弈,而不是仅仅依赖资本。既需要强大的资本推力,也需要跟资本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配合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曾茂军

(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

如果过度资本化,在资本上有了复杂的衍生产品,比如说某一个资本介入电影,不是希望通过电影本身挣钱,而是希望通过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挣金融背后的钱来贴补电影,这时金融对电影而言就造成了伤害。所以金融和电影的关系关键是怎么把握,不能有挣快钱的心态。

(本报记者曹玲娟整理)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