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晚,知名台湾导演林清介的新作《奇幻同学会》在福州三坊七巷某影城展映,收获了观众满满的欢笑和眼泪。作为出席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分会场为数不多的台湾电影人代表,林清介在两岸关系因台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而停滞不前的时期依旧积极“登陆”,为的是让这个“也拍给中年人看的故事”促进大家的代际沟通。
他的这部新作,有相当比例在福建厦门取景。聊到这个,72岁的老导演笑得像个孩子:“在厦门拍戏,我们台湾来的自然很亲切!”
厦漳是他的影视基地
祖籍福建平和的林清介1992年第一次来到厦门就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我感慨:这里多适合拍电影啊!我当时就很想在厦门有一套房子。”后来,这个梦执着成真,“买了房子,来这里就有了回家的感觉”。
翻开他后期的作品目录,闽南地区是重要的取景基地。1999年,林清介执导电视剧《汪洋中的一条船》,就是在漳浦拍摄的。他说,那里和上世纪40年代的台湾农村样貌一致。《汪》的电影改编剧本,早在1976年就获得台湾“新闻局电影事业基金会”第一届甄选剧本首奖,为当时已经入行十年的林清介在编剧界打响了名声,却没能登上大银幕。到哪里去拍,是一个问题。谁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这个心愿在大陆实现。
从表现两岸家庭的电视剧《老师错了》到这次的电影《奇幻同学会》,林清介的镜头里少不了福建的画面。“厦门既有很漂亮的现代城市的硬体,又是一个很有风情的地方,山海相接、交通方便。我也到过北京、上海看景,说实话,转场一趟就要几个小时,等大队人马到了天也都黑了。”林清介的判断,契合最近十年影视剧在闽拍摄取景的热潮。
“更何况,在厦门拍戏,我们台湾来的都很亲切。语言、习惯都一样。”他说。
拍两岸题材不能生硬
林清介号称台湾“学生电影教父”,诀窍在手法清新、富于诗意。比如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学生之爱》,全片对白仅两百多句,却颇受好评。大概,这与他大学专业学美术,入行又从编剧做起是分不开的。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分会场举办的剧组见面会上,他介绍说,《奇幻同学会》有一个特殊的切入点,主人公在厦门经营着一家别致的冰品店,这其实是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融入故事中,使影片包含了更多细节上的海峡两岸特色。
剧中,王彩桦饰演的冰品店女老板嫁给了一个来自大陆、年龄小她很多的丈夫。为了参加同学会,她带着他从厦门出发去台湾,一路上感受台湾的风土、民情,以及剧中角色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父女之间的情感,对她的过往有了全新的认识。“影片其实和台海很契合。但我拍两岸,并不想生硬地表现主题,而是尽量把它揉碎在剧情里面。”林清介表示。
他有些感叹地说,冰品店女老板年轻时犯错酿成苦果,所以她这次回去也是“一直往回走”,和主创的心境很相似。一场同学会,牵出了许多往事和感情,也是对台湾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不同的审视。
青春片不只是小鲜肉
最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青春片始终有着抢眼的表现,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也在这趟热潮中相继火爆。林清介说,自己停工的那段时间时常担任影展评审,一直奇怪“怎么都没人拍学生电影”,后来一看到导演“九把刀”送的案子“那些年”,就力荐给当时台湾电影业政府层面的主管陈志宽,断言该片一定会大卖。理由很简单,“这不就是我当年拍过的学生电影吗”?
虽然《奇幻同学会》还没有确定引入大陆院线,林清介对成绩依旧抱有信心。“《那些年》和《少女时代》都火了,我想,我这部戏在大陆也会受欢迎。而且,它除了青春校园的故事外,还讲述中年人的同学会,应该会让这个年龄层的观众也疯狂一把。”他说,接触过不少台湾的中老年观众,普遍反映当下没有什么拍给他们看的电影。“我还是有一些不一样,青春片或者说学生电影,不只是小鲜肉,温情的段落会多一些,包含着我个人的体验和反省,中年及以上的人群看了会有很深的共鸣。”
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定律在内地电影市场不灵。虽然主演阵容包括金钟奖影帝庹宗华,知名演员王彩桦、李兴文等,也有大陆赴台发展的新人王睿,但担心内地片商不识货,林清介积极到大陆参加推介和展映,福州之行就是其中一站。
在影片中,一群受困中年危机的人通过同学会找到18岁时的“初心”,寻回进取和冒险的力量。暌违多年复出的老导演又何尝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