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礼饰演的刁德一形象家喻户晓。
马长礼生活照。
昨天16时10分,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马长礼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友谊医院病逝,享年86岁。
马长礼是谭派第四代掌门人谭富英的弟子,也是马派创始人马连良的义子。他因在舞台上塑造“刁德一”而家喻户晓,却在20多年前移居香港淡出公众视野。如今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北京,落叶归根。
生前演戏
为“刁德一”学叼烟斗
马长礼最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就是京剧现代戏《沙家浜》当中的反面人物刁德一。这个人物形象,叼着烟斗,有些斯文。可实际上马长礼一辈子不抽烟,朋友来家里串门要是落下一包烟,他光用鼻子闻就知道那烟落在了哪里。
1966年,当接到出演《沙家浜》中刁德一这个形象的通知时,马长礼心里很不乐意。可很快,他就投入到创作中。他后来曾多次说过,塑造刁德一最忌讳的就是把这个反面人物小丑化,“他不是个流氓,是个留洋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马长礼曾这样告诉自己的女婿、北京京剧院演员杜镇杰。为了塑造好这个形象,从不抽烟的马长礼一遍又一遍练习刁德一叼烟斗的姿势。“一开始叼一会儿就流口水,后来才渐渐适应。”他说。
2006年,电视剧版《沙家浜》登上荧屏,马长礼集集不落地看。他对剧中刁德一的扮演者陈道明最满意的细节,就是拿烟斗,“他显然仔细研究过我在京剧《沙家浜》里的表演。”
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中,马长礼还创新了将话剧表演与京剧表演相融合的风格。他一再向北京人艺的艺术家董行佶学习念白,使刁德一这个人物形象异常传神。他扮演的角色形象如此成功,以至于在周总理的直接要求下,谢幕时反面人物不能上台的规矩都改了。
好友追忆
我们的合作很精彩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文革”结束,恢复传统京剧之际,京胡名家燕守平与马长礼是搭档,常常合作演出。正值好年华,燕守平用“精彩”来形容当时两人之间的合作。那时候马长礼家住牛街,燕守平家住樱桃园,相隔也就一站地,于是两人常常一起说戏、聊天,从没闹过矛盾。
马长礼兼擅马派和杨派,燕守平记得,有一次要在西单剧场演出《清官册》,马先生本打算按照杨派唱法演唱。可演出前几个小时,有人指出他那天穿的是马派官衣,马长礼就赶紧和自己说“改唱马派”。两人很快做出调整,那晚来的观众很多,两人默契的配合获得满堂彩。一位观众曾用小录音机把那一晚的演出实况录了下来,录音中可以听到观众多次叫好,甚至还有位观众在喊:“这个拉弦的也来劲儿!”
马长礼一生合作最多的搭档当属与自己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师哥谭元寿。谭元寿之子谭孝曾回忆:“马先生1954年就拜在我祖父谭富英门下,他和我爸爸只相差两岁,从此两人成了一生的挚友。”《智擒惯匪座山雕》(《智取威虎山》的雏形版本)里,马长礼演杨子荣、谭元寿演少剑波;而两人在《龙凤呈祥》《群英会》等传统戏中的合作就更多了。“我父亲曾多次说,在艺术领域最欣赏的就是马先生的发声方法和演唱。”谭孝曾说。他初登舞台时也多次受马先生提携,“他们那一代艺术家没有门户之见,艺德高尚,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习和发扬的。”
亲人感念
去世前一周还在说戏
马长礼并非出身京剧世家,他的五个子女也无一继承他的事业,这一身的艺术本领都被女婿杜镇杰学了去。杜镇杰回忆,岳父大约20天前住院。就在去世前一周还在病床上给自己说《连营寨》《楚宫恨》两出戏。
从前身体好的时候,马长礼每次给杜镇杰辅导戏都是亲自拉二胡伴奏。杜镇杰第一次登台表演老爷子的拿手戏《伍子胥》时,老爷子怕他紧张就自己悄悄开车去剧场“偷看”了演出。等杜镇杰演出完蹬着自行车回到家时,老爷子已坐沙发上半天儿了。
“今儿演的什么戏啊?”
“《伍子胥》。”
“哦,你那劲头像《辕门斩子》。”
马长礼看似和蔼的几句话,就点拨了太过年轻、用力过猛的杜镇杰。待到杜镇杰50岁以后,老爷子对他的“批评”才变少。不过就在前几年,马长礼还提醒杜镇杰,“《苏武牧羊》可以动动了。这个戏的意境很好,舞台上雪花下来那段,完全可以再加点儿景。”
人物生平
马长礼,生于1930年,原名崇礼,祖籍北京。幼年时因家道中落,本来就很喜欢京剧的马长礼执意要学戏,拗不过他的家人只好将他送入北京荣春社科班学艺。出科后,他向刘盛通学老生,后拜谭富英为师,又得马连良、李少春、杨宝森的指点,博采众长。
补白
长期推动京港京剧交流
在许多观众眼里,马长礼1990年从北京京剧院退休后就淡出了京剧舞台。其实他一直没有离开。1992年起,马长礼前往香港,一方面是去照顾自己的岳父,另一方面在当地成立了香港京剧团,多次组织内地的京剧艺术家赴港演出,并为当地热爱京剧的人授课传艺。
香港回归后,内地京剧艺术家前往香港演出的机会逐渐增多,马长礼因年岁越来越大,才逐渐将生活重心又挪回北京。回到北京的他也曾登台,但“文革”时受到损伤的听力,到了老年下降更加明显,影响到了他的演唱。此后,出于对艺术的尊重,他才真正淡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