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大桥》缺乏大历史观,对日军的批判也很不够
《举起手来》用解构主义手法成功批判了侵略者
抗战毒草《桂河大桥》:
反法西斯战争,是全世界热爱和平人民的共同胜利,在艰苦卓绝的东南亚丛林战场上,无论来自盟国还是中国的军人,都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牺牲。遗憾的是,这位以史诗片成就著称的大卫-里恩导演,显然在努力进行“复杂人性探讨”的过程中乱了阵脚,以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成了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两位担纲主角的英国人,逃出战俘营的希尔兹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表面勇于承担炸桥任务,却又赫鲁晓夫式的将个人凌驾于军事胜利之上;而留守的尼尔森更是彻底成为修正主义投降派,看似以身作则贯彻纪律,却竟然是非颠倒的将不畏生死的牺牲精神,奉献给俘虏他们的日本军方——为了莫名其妙的“技术成就感”和“大英帝国荣誉精神”,给日本鬼子造出了质量最高的桂河大桥。的确,在不可阻挠的历史洪流中,总有那么一些涓涓细流呜咽而过,或多或少透露着大时代下的个体无力感,但青红皂白分很清的大历史观,是不该无条件纵容这些看似人性实则毁人的杂音的。
改造榜样《举起手来》:
“若是那敌人来了,迎接他的何止猎枪?”,村与村连成片的地道、同仇敌忾的鸡鸭驴马、手撕鬼子的豪情壮士……这才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该有的样貌,艺术性的夸张很好的服务于电影的宣教。